中秋|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
故乡读书会,关注故乡,关注心灵。
故乡读书会
◆ ◆ ◆
◆ ◆ ◆
余梦楼
◆ ◆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14:中秋
文|李全修
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,因为时值秋季之中,固有“中秋”之名,俗又称“八月半”、“八月节”。中秋节要拜月,所以又有“拜月节”之称。
“中秋”一词始见于《周礼·天官·司裘》:“中秋,献良裘,王乃行羽物。(仲秋,进献良裘,王于是用司裘所供飞鸟赏赐官吏们)”这里的“中秋”义同“仲秋”,指秋季的第二个月,还不是节日名称。
诗中最早写到“中秋”一词的是北朝温子升的《捣衣诗》:“七夕长河烂,中秋明月光。”以“中秋”与“七夕”对举,似乎是指中秋节,但全诗只是写思妇念远、秋夜捣衣而感觉“长安城中秋夜长”,毫不涉及节日内涵。南朝·梁·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岁时节日完备,却没有只字提到中秋节,所以温子升诗中的“中秋”是否就是指中秋节颇可怀疑。初唐欧阳询等编《艺文类聚》、盛唐徐坚等编《初学记》、唐末五代人韩谔所撰《岁华纪丽》都记载有其他节日,唯独没有关于中秋节的记载;晚唐卢肇《唐逸史》、五代人王德裕的笔记小说《开元天宝遗事》仅记载了唐玄宗中秋玩月的故事,再考察唐诗涉及中秋的作品,也都只有赏月与怀远的内容,根据这些,是否可以说明,在唐代,已有了“中秋”这一特定日子的概念,但中秋还只是一个赏月的好日子,也是怀远的触媒,而赏月或怀远还只是上层与文人的一种雅事雅情,尚未延伸到民间,形成中秋节的各种民俗活动。直到宋代中秋节才成为与端午、重阳之类节日齐名的传统民族节日。
中秋节主要有祭月、拜月,供兔儿爷,赏月、玩月,吃月饼,观潮等风俗。
祭月、拜月
祭月、拜月的渊源可追溯到初民对月神的崇拜。《尚书·舜典》:“肆(遂,于是)类于上帝,禋于六宗,望于山川,遍于群神。”这是写舜帝受尧帝禅让时举行的庄严隆重的祭祀活动。“类”、“禋(yīn )”、“望”分别是祭祀上帝、六宗、山川的名称。“六宗”指被称为“天宗”的日、月、星和“地宗”的河、海、岱。《周礼·春官》:“以实柴(柴,祭祀名称,烧柴祭祀)祀日月星辰。”《礼记》记载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。”夕月就是祭月,说明早在周代,帝王就已开始祭月、拜月了。后世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,逐步传到民间,并且固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日,成为中秋节的一项习俗。
祭月、拜月常伴随着许愿。罗烨《醉翁谈录》记载南宋都城临安(今杭州)中秋拜月景况说:“倾城人家子女,不以贫富,能自行至十二三(岁),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,登楼,或于中庭,焚香拜月,各有所期。男则愿早步蟾宫,高攀仙桂……女则愿貌似嫦娥,圆如皓月。”
《帝京景物略》记载明代都城祭月活动:“八月十五日祭月,其祭果饼必圆;分瓜必牙错瓣刻之,如莲华。纸肆市月光纸,绘满月像趺(fū )坐(盘腿端坐)莲华者,月光遍照菩萨也。华下月轮桂殿,有兔杵而人立,捣药臼中。纸小者三寸,大者丈,緻工者金碧缤纷。家设月光位,于月所出方,向月供而拜,则焚月光纸,撤所供,散家之人必遍。月饼月果,戚属馈相报,饼有径二尺者。女归宁,是日必返其夫家,曰团圆节也。”
潘荣陛《帝京岁时记胜》记清初祭月之俗曰:“中秋十五日祭月,香灯品供之外,则团圆月饼也。雕西瓜为莲瓣,摘萝卜叶作娑罗(树名)。香果蘋婆(即凤眼果),花红脆枣,中山御李,豫省岗榴,紫葡萄,绿毛豆,黄梨丹柿,白藕青莲。云仪纸马,则道院送疏,题曰月府酥曜太阴皇君。”
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记载清末拜月之俗曰:“京师之曰‘八月节’者,即中秋也。每届中秋,府第朱门皆以月饼、果品相馈赠。至十五月圆时,陈瓜果于庭以供月,并祀以毛豆、鸡冠花。是时也,皓魄当空,彩云初散,传杯洗盏,儿女喧哗,真所谓佳节也。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,故京师谚曰:‘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’。”又记载:“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,不敢斥言神也。月光马者,以纸为之,上绘太阴星君,如菩萨像,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,人立而执杵。藻彩精致,金碧辉煌,市肆间多卖之者。长者七、八尺,短者二、三尺,顶有二旗,作红绿色或黄色,向月而供之。焚香行礼,祭毕与千张、元宝等一并焚之。”
写祭月、拜月之俗的诗只见于宋代以后的作品,如:
楼下谁家烧夜香,五声哀怨弄清凉。临风有客吟秋扇,拜月无人见晚妆。(宋·苏轼《望海楼》)
宝泽楼前明烛,琼恩堂后焚香。金盘瓜果侑瑶觞。等待团圆月上。 端拜广寒仙姊,遥瞻北斗星皇。朱颜不改寿年长。更愿麒麟早降。(明·夏言《西江月·夫人中秋祭月》)
方形香斗供庭前,三角旗儿色倍鲜。檀木香牌书吉语,合家罗拜庆团圆。(《虞海风俗竹枝词》)
八仙桌(儿),镶金边,小小月饼往上端;左边(儿)石榴右边(儿)枣,当间(儿)又摆大仙桃;紫杜梨(儿),红柿子,当间(儿)又摆毛栗子,毛豆角(儿),两头(儿)尖,小小的西瓜往上端——钢刀切成莲花瓣(儿),一年四季保平安。(《北京民间儿歌选》第117页)
唐诗中也有写“拜月”的,但拜的是新月而非中秋月。如:
开帘见新月,便即下阶拜。细语人不闻,北风吹裙带。(李端《拜新月》)
幼女才六岁,未知巧与拙。向夜在堂前,学人拜新月。(施肩吾《幼女词》)
佳人惜颜色,恐逐芳菲歇。日暮出画堂,下阶拜新月。(常浩《赠卢夫人》)
供兔儿爷
传说月中有捣药的玉兔,在北京,对月神的崇拜逐渐演变成供“兔儿爷”风俗。这一风俗最早出现在明朝末年,明人纪坤(约1636年)在《花王阁剩稿》中记载:“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,衣冠踞坐如人状,儿女祀拜之。”此俗至清而更盛。《帝京岁时记胜》记载:“京师以黄沙土作白玉兔,饰以五彩妆颜,千奇百状,集聚天街月下,市而易之。”《燕京岁时记》亦载:“每届中秋,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,谓之兔儿爷。有衣冠而张盖者,有甲胄而带纛旗者,有骑虎者,有默坐者。大者三尺,小者尺余。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,盖亦谑而虐矣。”兔儿爷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,融祭祀和游乐的功能于一体。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清代咏燕京风情的诗歌中有不少写到供兔儿爷的民俗,如:
团圆佳节庆家家,笑语中庭荐果瓜。药窃羿妻偏称寡,金涂狡兔竟呼爷。秋风月窟营天上,凉夜蟾光映水涯。惯与儿童为戏剧,印泥糊纸又抟沙。(栎翁《燕台新咏》)
蟾宫桂殿净无尘,剪纸团如月满轮。别有无知小儿女,烧香罗拜兔儿神。(张朝墉《燕京岁时杂咏》)
儿女先时争礼拜,担边买得兔儿爷。”(元鹍《都门杂咏》)
赏月、玩月
中秋之月特别明亮,韩愈有“一年明月今宵多”的诗句,所以中秋节又有赏月、玩月之俗。这是由自然崇拜向自然审美的转变。
赏月、玩月之风很古,多为文人雅事。唐·欧阳詹《玩月》诗序云:“月可玩。玩月,古也。谢赋(谢庄《月赋》)、鲍诗(鲍照《玩月城西门廨中诗》)、朓之庭前、亮之楼中(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记载庾亮携诸僚佐在南楼赏月),皆玩月也。”所说的玩月不限于中秋,与中秋节习俗无关。
唐代赏月则固定在八于十五之夜,欧阳詹《玩月》诗序对于为什么要在八月十五夜玩月作了解释:“秋之于时,后夏先冬。八月于秋,季始孟终。十五于夜,又月之中。稽于天道,则寒暑均。取于月数,则蟾兔圆。况埃壒(ài,灰尘)不流,大空悠悠。婵娟徘徊,桂华上浮。升东林,入西楼,肌骨与之疏凉,神气与之清冷。”其诗曰:
八月十五夕,旧嘉蟾兔光。斯从古人好,共下今宵堂。素魄皎孤凝,芳辉纷四扬。裴回(徘徊)林上头,泛滟天中央。皓露助流华,轻风佐浮凉。清冷到肌骨,洁白盈衣裳。惜此苦宜玩,揽之非可将。含情顾广庭,愿勿沉西方。
到了宋代,中秋赏月之风逐渐流传至民间。《东京梦华录·中秋》记载北宋东京(北宋都城汴梁,今开封市)赏月之俗:“中秋夜,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玩月,丝簧鼎沸。近内庭居民,夜深遥闻笙竽之声,宛若云外。闾里儿童,连宵嬉戏,夜市骈阗,至于通晓。”
《梦粱录》记载南宋都城临安赏月的热闹情景说:“八月十五日中秋节,此日三秋恰半,故谓之中秋。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,又谓之月夕。此际金风荐爽,玉露生凉,丹桂香飘,银蟾光满。王孙公子,富家巨室,莫不登危楼,临轩玩月。或开广榭,玳筵罗列,琴瑟铿锵,酌酒高歌,以卜竟夕之欢。至于铺席之家,亦登小小月台,安排家宴,团圞子女,以酬佳节。虽陋巷贫窶(jù)之人,解衣市酒,勉强迎欢,不肯虚度此夜。天街(京城中的主要街道)买卖,直至五鼓。玩月游人,婆娑于市,至晓不绝,盖金吾不禁故也。”
《陶庵梦忆》卷五《虎丘中秋夜》记载明代苏州赏月风俗说:“虎丘八月半,土著流寓、士夫眷属、女乐声妓、曲中名娃戏婆、民间少妇好女、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、清客帮闲、奚童走空(走空,拆白行骗之徒)之类,无不鳞集。自生公台、千人石、鹤涧、剑池、申文定公祠下,至试剑石、一二山门,皆铺毡席地坐,登高望之,如雁落平沙,霞铺江上。天暝月上,鼓吹百十处,大吹大擂,十番铙钹,渔阳掺挝(cànzhuā,击鼓),动地翻天,雷轰鼎沸,呼叫不闻。更(gēng)定,鼓铙渐歇,丝管繁兴,杂以歌唱,皆‘锦帆开,澄湖万顷’同场大曲,蹲踏(dūn tà,同蹲沓,议论纷纷)和锣鼓丝竹肉声,不辨拍煞。更深,人渐散去,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,席席征歌,人人献计,南北杂之,管弦迭奏,听着方辨字句,藻鉴随之。二鼓人静,悉屏管弦,洞箫一缕,哀涩清绵,与肉相引,尚存三四,迭更为之。三鼓,月孤气肃,人皆寂阒,不杂蚊虻,一夫登场,高坐石上,不箫不拍,声出如丝,裂石穿云,串度抑扬,一字一刻;听着寻入针芥,心血为枯,不敢击节,惟有点头。然此时雁比而坐者,犹存百十人焉。”中秋赏月成了各阶层人群麕集的彻夜狂欢。
唐诗宋词中写赏月、玩月的诗词很多,现录数首:
天将今夜月,一遍洗寰瀛。暑退九霄净,秋澄万景清。星辰让光彩,风露发晶英。能变人间世,翛然(xiāo rán无拘无束)是玉京(仙都)。(唐·刘禹锡《八月十五日夜玩月》)
待月东林月正圆,广庭无树草无烟。中秋云尽出沧海,半夜露寒当碧天。轮彩渐移金殿外,镜光犹挂玉楼前。莫辞达曙殷勤望,一堕西岩又隔年。(唐·许浑《鹤林寺中秋夜玩月》)
尘里兼尘外,咸期此夕明。一年惟一度,长恐有云生。露洗微埃尽,光濡是物清。朗吟看正好,惆怅又西倾。(唐·刘得仁《中秋》)
凭高眺远,见长空、万里云无留迹。桂魄飞来光射处,冷浸一天秋碧。玉宇琼楼,乘鸾来去,人在清凉国。江山如画,望中烟树历历。 我醉拍手狂歌,举杯邀月,对影成三客。起舞徘徊风露下,今夕不知何夕!便欲乘风,翻然归去,何用骑鹏翼?水晶宫里,一声吹断横笛。(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中秋》)
一轮秋影转金波,飞镜又重磨。把酒问姮娥:被白发欺人奈何! 乘风好去,长空万里,直下看山河。斫去桂婆娑,人道是清光更多。(宋·辛弃疾《太常引·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》)
吃月饼
传统民族节日往往会伴随着一种节日饮食,如元宵吃汤圆、端午吃粽子。吃月饼则是中秋节的风俗。
吃月饼风俗的起源还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说法。有人说它源于先秦时期中秋敬老的活动。根据是,《礼记·月令》说:“是月也(指仲秋之月),养衰老,授几杖,行糜粥饮食。”又有人说: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,还赐以糍粑饼,或许是月饼的起源。对这些说法,我没有找到有关文献记载,无法判断其是非。
在这里,我想做一种猜想:吃月饼之俗也许源于祭月。祭月必有供品,月饼即供品之一。《帝京景物略》记载明代都城祭月活动说:“八月十五日祭月,其祭果饼必圆;……撤所供,散家之人必遍。月饼月果,戚属馈相报,饼有径二尺者。”潘荣陛《帝京岁时记胜》记清初祭月之俗曰:“中秋十五日祭月,香灯品供之外,则团圆月饼也。”《燕京岁时记》载:“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。大者尺余,上绘月宫蟾兔之形。有祭毕而食者,有留至除夕而食者,谓之团圆饼。”这三则记载都说明月饼原先是祭月的供品,人们祭毕而食,演成吃月饼的习俗。三则记载虽是明清时期的文献,但一种风俗的形成必历时久远,以月饼祭月、吃月饼之俗一定发生在明代之前。民间传说元末农民起义把“八月十五杀鞑子”的信息通过月饼传递,就说明了这一点。而南宋吴自牧《梦梁录》卷十六《荤素从食店诸色点心事件附》记载:“市食点心,四时皆有,任便索唤,不误主顾。且如蒸作面行卖四色馒头,……芙蓉饼、菊花饼、月饼、梅花饼、开炉饼……”说明南宋时月饼已成为四时点心。周密《武林旧事》六《市食·蒸作从食》也有“月饼”之名。说明吃月饼的风俗不会晚于宋代。明·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》:“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,取团圆之意。”说明宋代以后吃月饼已成为民间十分流行的风俗。
明清诗歌反映,有宫中中秋节赐予大臣月饼的惯例:
今夕是中秋,朝来中使。宫醪玉馔传宣至。白煠羔羊,玉雪如双,月饼黄金似。更五尊秋露、连翩赐。 小臣何幸,蒙恩非次。佳辰况复逢熙事。皇女挝周,宝玉带中三试。有一函御札、亲批示。(明·夏言《感皇恩·中秋日恭述》)
中秋又及,正桂子香飘,拜恩笾实。一样团团才满,坼还成十。金盘玉屑分明是,忆冬郎、禁中曾直。倚床闲啖,丹心最苦,素餐滋恧。 咄宫阙、何年此夕。便影就山河,怎禁蟆蚀。如许高寒楼宇,寘餐谁璧。合修七宝谈容易,但画地、啖名奚益。太清休滓,含毫欲赋,为君停食。(清·陈宝琛《桂枝香·中秋蒙赏月饼》)
清·吴敦常《赋得月饼得甜字五言八韵》则对月饼及其制作进行了形象的描绘,令今天读来仍能想象其精致:
三百茶团外,佳名饼肆添。时光逢月满,风味话秋甜。捣面疑舂兔,蒸酥俨炙蟾。圆裁轮影细,高叠塔形尖。裹到红绫煖,修成玉斧铦。屑霏琼碎杵,粉腻镜开奁。偶为登盘擘,非同破璧占。霓裳歌听罢,绮席好频拈。
明清两代风土诗歌甚多,明代彭蕴章《幽州土风吟》,清代袁景澜《吴郡岁华纪丽》,沈兆褆《吉林纪事诗》,李静山《增补都门杂咏》等都有专咏月饼的篇章:
月宫符,画成玉兔窑台居;月宫饼,制就银蟾紫府影。一双蟾兔满人间,悔煞嫦娥窃药年;奔入广寒归不得,空劳玉杵驻丹颜。(明·彭蕴章《幽州土风吟·月饼》)
入厨光夺霜,蒸釜气流液。揉搓细面尘,点缀胭脂迹。戚里相馈遗,节物无容忽。皓月瑶池怨, 碗中泛青光。玉食皆入口, 此饼乃独绝。沾巾银丝透, 举头相思愁。儿女坐团圆,杯盘散狼藉.(清·袁景澜《吴郡岁华纪丽·月饼》)
中秋鲜果列晶盘,饼样圆分桂魄寒。聚食合家门不出,要同明月作团乐。(清·沈兆褆《吉林纪事诗·月饼》)
观潮
中秋节在各地还有着不同的风俗,例如北方是供兔儿爷,南方则是观潮。
每年中秋前后,南方一些河流的入海口都会涌起一年中最大的潮水,其中最著名的是钱塘潮。所以在杭州,中秋节除了赏月之外,观潮也是一件盛事。
观潮之风早在汉代枚乗的《七发》已有记述:“将以八月之望,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,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。”但此时中秋作为节日尚未成型,不能把这里所写的观涛与后来的中秋节挂钩。白居易所写:“江南忆,最忆是杭州。山寺月中寻桂子,郡亭枕上看潮头。何日更重游。”也没有跟中秋节挂钩。直到宋代,《梦梁录》才有关于中秋观潮的记载。自宋代以后也才有中秋观潮的诗歌,如:
把酒问东溟,潮从何代生。宁非天吐纳,长逐月亏盈。暴怒中秋势,雄豪半夜声。堂堂云阵合,屹屹雪山行。海面雷霆聚,江心瀑布横。巨防连地震,群楫望风迎。踊若蛟龙斗,奔如雨雹惊。来知千古信,回见百川平。破浪功难敌,驱山力可并。伍胥神不泯,凭此发威名。(宋·范仲淹《和运使舍人观潮》 其二)
定知玉兔十分圆,已作霜风九月寒。寄语重门休上钥,夜潮留向月中看。
万人鼓噪慑吴侬,犹是浮江老阿童。欲识潮头高几许,越山浑在浪花中。
江边身世两悠悠,久与沧波共白头。造物亦知人易老,故教江水向西流。
吴儿生长狎涛渊,冒利轻生不自怜。东海若知明主意,应教斥卤变桑田。
江神河伯两醯鸡,海若东来气吐霓。安得夫差水犀手,三千强弩射潮低。
(苏轼《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》)
雪屋银山满上头,年年伟观近中秋。只言沧海无回浪,岂信长江有逆流。一一樯帆如过鸟,时时烟雨要沉牛。青衫白鬓功名晚,何日翩然范蠡舟。(宋·李处权《观潮二首其一》)
双峰遥促,回波奔注,茫茫溅雨飞沙。霜凛剑戈,风生阵马,如闻万鼓齐挝。儿戏笑夫差。漫水犀强弩,一战鱼虾。依旧群龙,怒卷银汉下天涯。 雷驱电炽雄夸。似云垂鹏背,雪喷鲸牙。须臾变灭,天容水色,琼田万顷无瑕。俗眼但惊嗟。试望中彷佛,三岛烟霞。旧隐依然,几时归去泛灵槎。(宋·赵鼎《望海潮 ·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》)
八月十五夜赏月,楼台丝管沸金穴。百万珠帘捲嫩凉,茉莉花阑木犀发。八月十八日观潮,幕帟粉黛迎兰桡。雪山沃天雷动地,出没红旗争锦标。此是钱塘旧风俗,骄贵小儿生华屋。四时有春无秋风,常知歌笑不识哭……(宋末元初·方回《今秋行》)
十载观潮坐江阁,北来三见塞鸿归。愁颜尽是封疆色,短发频惊心事违。沧海涛生珠竞泛,蓝田烟敛玉双飞。他时此会燕然上,醉指龙光倚翠微。(明·戚继光《中秋即席呈中丞杨公》)
中秋怀远
中秋是团圆之节,因故不能团圆时,则对月怀人。唐代以后写中秋的诗词中,望月怀人、思乡的作品特别多。如:
满月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。转蓬行地远,攀桂仰天高。水路疑霜雪,林栖见羽毛。此时瞻白兔,直欲数秋毫。(杜甫《八月十五夜月》)
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园边。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头水馆前。西北望乡何处是?东南见月几回圆。临风一叹无人会,今夜清光似往年。(唐·白居易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》)
西楼见月似江城,脉脉悠悠倚槛情。万里此情同皎洁,一年今日最分明。初惊桂子从天落,稍误芦花带雪平。知称玉人临水见,可怜光彩有余清。(唐·戎昱《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》)
云卷庭虚月逗空,一方秋草尽鸣虫。是时兄弟正南北,黄叶满阶来去风。(唐·薛能《中秋旅舍》)
莫惜三更坐,难消万里情。同看一片月,俱在广州城。泪逐金波满,魂随夜鹊惊。支颐乡思断,无语到鸡鸣。(唐·李群玉《中秋广江驿示韦益》)
中秋对月怀人传播最广的是苏轼怀念弟弟苏辙的两首词。一首是《西江月》:
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。夜来风叶已鸣廊,看取眉头鬓上。 酒贱常愁客少,月明多被云妨。中秋谁与共孤光,把盏凄然北望。
苕溪渔隐曰:“《聚兰集》载此词,注云:寄子由(苏辙字子由)。故后句云:‘中秋谁与共孤光,把盏凄然北望’,则兄弟之情,见于句意之间矣。”
另一首是更为著名的《水调歌头》,小序云:“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”
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很恨,何事偏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《苕溪渔隐丛话》曰:“中秋词自东坡《水调歌头》一出,馀词尽废。”《词林记事》引《铁围山丛谈》云:“歌者袁綯,乃天宝之李龟年也,宣政间,供奉九重。尝为吾言东坡者,与客游金山,适中秋夕,天宇四垂,一碧无际,加江流倾涌,俄月色如昼,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,命綯歌其《水调歌头》……歌罢,坡为起舞,而顾问曰:‘此便是神仙矣,吾辈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,后世安所得乎?’”
辛弃疾的《满江红·中秋寄远》,也广为传诵:
快上西楼,怕天放、浮云遮月。但唤取、玉纤横笛,一声吹裂。谁做冰壶凉世界,最怜玉斧修时节。问嫦娥孤冷、有愁无?应华发。 云液满,琼杯滑。长袖舞,清歌咽。叹十常八九,欲磨还缺。但愿长圆如此夜,人情未必看承别。把从前离恨总成欢,归时说。
欢迎阅读故乡系列:
感谢关注,欢迎转发